集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航运上市公司开辟新航线抢先机
2025-11-04 09:18 来源:中国网阅读量:15558
近期,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表现活跃,运价持续攀升。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开辟新航线,抢占市场先机,调整战略布局,以更好地满足货物运输需求。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基本盘较为稳固,绝大多数航线市场呈现平稳向上态势。展望未来,地缘政治等因素或将加剧航运市场不确定性,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分航线呈现波动走势。
集装箱运价持续上涨
进入10月以来,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接连上涨。受利好消息影响,近期航运市场总体订舱积极。
上海航运交易所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550.70点,较上期上涨10.5%,较9月26日的相对低位上涨近40%。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上涨22.9%、13.4%,较9月26日的相对低位分别上涨81.30%和44.15%。
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集装箱运输在支持国家战略和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布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东南亚、南美、中东、非洲等重要区域。
“此前,部分船舶取消在中美港口的挂靠,导致运力有所下降,但这一运量与中美之间巨大货运量相比微不足道。”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分析称,“随着海外圣诞节和我国春节的临近,通常会出现一个出货小高峰,促使运价上涨。然而,随着运价的上扬,运力的投放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运价进入一个新的波动周期。”
宁波航运交易所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965.6点,较上期上涨17.4%;地东航线运价指数上涨36.6%;地西航线运价指数上涨26.3%。
宁波航运交易所认为,近期部分航次停航,加之可用运力收缩,进一步加剧了整体舱位紧张态势。此外,班轮公司加征目的地旺季附加费,运价涨幅明显。
“年底欧洲集运价格的拉升,主要是为了给明年初的年度、季度等长协合约的签订奠定基础,并不是量价同升的表现。”海杰航运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供需面上看,目前,中美、中欧航线的货运量能支撑运价表现较为坚挺,但随着整体市场运力逐步释放,集装箱市场运价或将最终承压下行至平稳态势。
克拉克森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将较2024年增长3.3%,但运力增幅达6.7%,明显高于运输需求增幅。“在全球运力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下,预计运价的上涨幅度将受到限制。”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纷纷开拓新航线
日前,中远海控旗下中远海运集运WSA3远东—南美西航线完成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的首航。此前,海南企业若要对接WSA3航线,需经其他港口中转,不仅增加了运输时间,也推高了综合物流成本。这条新航线正式开启了海南自贸港与秘鲁钱凯港的直航线路。
中远海控表示,此举让洋浦港得以串联“国内沿海—东南亚—太平洋—南美”物流链,在海南与钱凯之间建立起直连直通的“贸易桥梁”,为后续封关后的贸易便利化打下基础。
宁波远洋应对外部挑战,持续夯实航运主业,拓展全球航线网络布局,重点推动东南亚航线航运服务持续提质升级,并加速推进绿色智能船队建设。今年以来,宁波远洋已焕新两条泰越直达专线,新增泰越进口水果直达业务;开通公司首条“宁波—温州—马尼拉”自营直航快线,搭建起浙江沿海直连菲律宾核心港口的“黄金水道”。
截至目前,宁波远洋航线总数已超40条,构建起一个辐射广泛、连接紧密的内支内贸和近洋跨洋航线网络体系。展望未来,宁波远洋表示,公司将继续秉持战略定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招商轮船表示,公司在日韩等主力航线运营表现稳健,东南亚、印度等新兴航线货量增长显著,并通过新开远东墨西哥、华东泰国等航线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公司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优化租船结构及提升自有箱比例等举措,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此外,公司推动“端到端”能力建设与海外网点建设,为后续深耕东南亚市场奠定基础。
锦江航运推进东南亚精品航线复制、延伸,加强区域航线联动,继续以精品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此前,锦江航运物流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能级。
海杰航运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公司开通了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为中国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海杰航运计划于2026年投入更多的冰区加强型船舶运力,争取实现夏季通航区间的周班或双周班固定航线,未来将努力实现中欧北极航线的全年通航目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